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济南校园精神:让学生成为校园内流动的文化

济南校园精神:让学生成为校园内流动的文化

济南网视讯:以前,当外校人员来我校参观校园文化时,我关注更多的是校园卫生,走廊两侧“会说话的墙壁”以及专用教室内学生作品的摆放。但是,近年来,我的观点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越来越关注校园内的学生。这是因为,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言行举止才是校园本质意义上的文化。“让学生成为校园内流动的文化”已经成为我校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

那么,是什么带给了我这种认识上的变化?我想,这要得益于市、区近两年所开展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两年多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让我欣喜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在课上、课下的变化,看到了孩子们带给营东校园的变化,看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具有营东特色的文化。

让学生成为校园里流动的文化,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需要从多角度努力。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认为要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努力做到“四化”,即:优秀品质具体化、育人工作全员化、关注社会校园化、德育工作日常化。

一、优秀品质具体化

在过去一年多的日子里,我校每周的升旗仪式上都有一个固定版块——感动瞬间,在这个时段内总会表彰一位或者几位“感动明星”,而这些“感动明星”都是由老师们推出来的。

营东小学的每位老师每周都有两张“小笑脸儿”卡片,要在一周内发给他身边表现突出的学生,事迹突出的学生则有机会成为“感动明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笑脸,让校园里多了许多双欣赏发现孩子们的眼睛,当我们轻轻弯下腰把“不同的笑脸奖给不同的你”这句话,连同“小笑脸儿”一起奖给孩子时,我们竟意想不到地收获了无数的感动——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日子里,我们几乎天天都被感动着,一张张“小笑脸儿”让一位又一位“感动明星”涌现在我们的身边。

我忘不了我校的第一位“感动明星”——李小燕,她是无意中闯入大队辅导员赵青老师的镜头中的。大队辅导员当时本想拍摄一些刚刚入校的一年级孩子课间打闹的镜头,在全体教师会上放给老师们看,以便于一年级的学生尽快适应良好的行为规范要求。但是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赵老师拍到了李晓燕同学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育的镜头。于是,我校在集体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之后,播放了这段录像,并对其进行了表彰。当时,我给出了这样的颁奖词:“在今天的《开学第一课》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英雄:杨利伟、李连杰、残疾钢琴家王伟……但是最感动我的,却是我们身边的这位英雄,她就是五年级一班的李晓燕,她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生动的开学第一课。”

还有一个让我忘不了的小女孩儿,她叫李婧丽。看着她专注地为受伤的小树枝包扎的样子,又有谁能不被感动呢?当她被推荐为“感动明星”时,我给出了这样的颁奖词:“草木有情,也许那根小树枝最终将会枯死离去,但它一定不会忘记身边这位叫李婧丽的小女孩儿,为挽救它的生命曾经付出的努力……”

除了“感动明星”个人,我们还推出了“感动团队”“感动班级”“感动级部”。学生们的事迹并不惊天动地,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然而就是这些身边的小事儿却带给了我们心灵深处的震撼。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恰恰就是这些点滴小事的积累与升华吗?

如今,一张张“小笑脸儿”和一个个“感动明星”,已经成为了营东小学的特色。那么,它们的作用到底在哪儿呢?我想,这种量身定做的“小笑脸儿”,将许多优秀品质在这些优秀的学生身上具体化了,让所有的学生知道了什么叫责任,什么是集体荣誉感,什么是爱校如家,什么是团结协作,什么是知行统一……从这一意义上讲,量身定做的小笑脸激励引导的就不仅仅是一名学生、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级部了。

我们一直相信,来自身边的感动才是最真实的。我们深知,学校每推出一位“感动明星”,就是推出一种行为,推介一种品质。而我们积极推崇的这些美德,都是校园之内必不可少的文化。

既然如此,我们会继续发现,发现身边的感动。

二、育人工作全员化

在全体老师会上,我曾经和老师们交流过关于“手电筒”的问题,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手电筒’不能老由校长来充当,照到哪里哪里亮。”的确,校长的“手电筒”只有一束光,能照到的也只是学校一个角落。不过,总是要有人来充当“手电筒”,那么,到底该由谁来充当呢?在营东小学,人人都当“手电筒”:教职工要全员参与,学生间相互监督,家校心心相映,社会齐心协力。我想,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照亮一方文明。

在营东小学,登上“感动瞬间”平台为孩子们颁奖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老师,还时常能够看到学校的保安师傅、绿化工人、保洁阿姨的身影,他们同样也有育人的职责,他们也都有着一双欣赏发现孩子们的眼睛。在营东小学,育人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的职责。

学生的相互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校每个班都有自己的文明监督岗。每节课的课间,学生都会按时到岗,督促同学们规范自己的言行。我想,长此以往,执勤者即便不到岗,学生们看到文明岗上类似“不拥不挤、爱人爱己”“捡起一张废纸,留下一份洁净” 这样的提示语,也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了。

另外,学校的育人工作牵手家庭、牵手社会,学生的文明便多了一份监督,多了一份保障。当我们努力去实现了育人工作全员化的时候,学生就会慢慢发现,他们的身边处处是欣赏发现的眼睛,处处是督促他们举止文明的眼神,久而久之,他们也拥有了一双慧眼,在自律的同时,也为维护校园的文明尽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他们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校园内流动着的文化。

我们相信:如果人人都能当好“手电筒”,我们一定能够照亮一方文明。

三、关注社会校园化

营东小学主张教育应该是行走在共性与个性之间的,教育的确需要个性,但是,在办学过程中,还有我们所不能摒弃的共同的育人目标:教孩子学会做人, 做文明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因为本身教育就是一个儿童“社会化”的过程,要求我们关注学生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使他们能适应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那么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节课。

2009年3月22日,我带领营东小学的部分师生,在经十路的一个十字路口举行“迎全运,文明践行我带头”的启动仪式。当时的情景让我终生难忘:我校的小交警和礼仪队员们不停向那些他们可以称之为叔叔、阿姨或爷爷、奶奶的人发放文明礼仪的宣传单,并劝阻他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当时感触颇多,我相信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看到这一幕都会有同感。在第二天的升旗仪式上,我对全校学生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作为你们母校的老师,我最大的期望就是等你们长大成人步入社会以后,不再需要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来告诉你们‘红灯停,绿灯行’这样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我知道,上面所言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我想,就我个人和我们一所学校而言,对社会问题,我们无力改变什么。但是,当我们仅仅面对自己,面对2400余名学生,面对我校小小的一方校园时,我们有许多事情可以做,可以尽最大努力去打造一方文明。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将许多社会问题引入校园,改换视角,将其变为校园内的教育资源,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日本发生大地震后,我校的辅导员赵青老师,在第一时间内向学生播放了《震后的震惊》这段录像,看到震后的日本依然秩序井然,全校学生都受到了教育。这样做并非是推崇日本的文化,只是他们震后的表现确实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我就曾经在一个十字路口,亲眼目睹了过往行人在一场突然降临的小雨中是如何无视交通规则的,真的不知道,如果地震来临,我们所看到的会是怎样的情景?难道这些不该让校园内的孩子们去思考吗?

像这样被我们利用的教育事件还有很多,均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事件中成长,是教育引导做人的很重要的方式之一,我们一直认为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教育本身就是一系列事件的融合,是学校最普遍的课程资源。

我相信,现在,学生们是校园内的文化,等他们走上社会之后,他们身上一定会带有校园文化的烙印的。

四、德育工作日常化

回顾我校的育人工作,我们最欣慰的莫过于——教育天天都在发生,时时都在发生。其实,只要用心,所有的课程资源都是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依托。一首儿歌,一件小事儿,一面黑板,都可能会成为我们每天生动的课程,有形的,或无痕的……

我校的“文化一条街”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育人的功能,精心创设的环境与氛围,传递给孩子的是美感与创意,是浓浓的艺术气息。有人说,环境对人的影响可能见效很慢,或许是吧,但是变化确确实实发生了——它影响的是行为,提升的是品质。无论在营东校园的哪个地方,您所看到的任何环境,皆是我们为学生而做。

“温馨班级”的创设, 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教育天天都在发生。每个班级用各自的方式天天在教育着学生,引导着他们一天天进步。看看我校各班的“班级名片”吧:“活泼可爱天真浪漫是我们的天性,团结有爱互相帮助是我们的美德,刻苦勤奋积极向上是我们的风气,勇于创新善于追求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的齐心赢。”这本身对于孩子不正是一种教育吗?

“课上也要讲礼貌,你的帮助少不了,同学答错你别笑,给予帮助最重要。别人回答你倾听,若不完整你补充,齐心协力把课上,我们的课堂才叫棒”“课间要有好心情,教室里面应安静,不小心伤着你,一声对不起,送上没关系”“放学铃响出课堂,安静下楼不争抢,来到操场站整齐,文明守纪你最棒!” …… 每天,营东小学的学生就是听着这样的小儿歌上课、下课、上学、放学,久而久之,对他们产生怎样潜移默化的作用便可想而知了。

两年多的聆听与耳濡目染,已经让行为规范由目标内化为了习惯,转化为了行动。有效的德育就是要体现在学生生活、学习的每时每刻中。记得市教育局王春光副局长曾经说过:“什么是行为?它贵在永恒。” 是的,把德育工作日常化,让教育天天都在发生,时时都在发生,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相信,今天,让学生成为营东校园内流动的文化;明天,他们必将成为社会上流动的文明风景线。

责任编辑:JNQ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