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从作业改革开始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从作业改革开始

济南网视讯:在听课过程中,无论哪个学段、哪个学科的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教师都要布置作业。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因教学需要有多种多样,有的是必做作业,有的是选做作业;有的是课前预习作业、随堂练习作业,有的是探究性作业、发展性作业;有的是课本习题、教师自编题,还有的是教辅材料题等等。课外做作业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而名目繁多、数量庞大的作业也是学生感觉课业负担重的重要原因。学生们每天都在为完成作业而努力奋斗,鲜有时间按照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学,甚至很多学生抱怨:“还定什么学习计划呀,能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就不错啦!”这种情况绝非特例,而是已成学习的“重灾区”,以至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都特别提出要“减少作业量”。所以,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特别关注、认真思考,该如何“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些限制作业量的措施,甚至以强制性命令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单靠行政命令的话,即使今天作业布置得少了,但明天、后天还有可能会反弹。只有站在科学的角度,按照教育的一般规律去研究它、探寻它,用积极的态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才能在学生作业改革、课业负担减轻方面有所突破。

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就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但是长期以来大家都形成了一个惯例,就是教师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去布置作业,这样的作业就不是学生自己检验学习结果,而变成了教师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效,作业也就变了味了。教师为了能够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让学生们把自己的这个学科学好、记牢,就尽量多布置作业、加大作业的难度就成了习惯。

其实,各国教育者对作业都非常重视。欧美学校的教师们在布置作业时注重的是完成作业的过程,关注的是学生如何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他们的作业周期一般都较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已学过的知识,并且注重在实践中的应用。我在澳大利亚学习期间发现,教师讲的作业是上个月布置的,而作业的内容尽管也有解答式的,但大多数还是探究式的作业。这既体现了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尊重,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由于教育理念的不同,在对待学生作业的问题上,中外教育是有明显的差别的。在不断反思我们的教育过程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地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改善传统的育人模式。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改造自然的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停地遇到问题,然后不懈地克服问题,从而不断地实现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素质,这个素质可以集中体现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教育应该以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作为基础教育更应该为此打下扎实基础。因此,我们应该正本清源,从教育培养的根本目的出发,恢复学生作业的基本功能,把作业变成学生自己的事,变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作为作业改革的突破口。

由此,我认为学生作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作业不应该是教师找问题让学生来解答,而应该把问题摆出来让学生自己来选择解答。教师找问题让学生来解答,解决的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培养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而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体现的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培养的是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符合教育的根本目的。

2.由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由许多不同难度系数的题目组成的“作业包”。教师将每一道适合本章节的题目按难度的不同等级赋予其一个系数,难题的系数值大,容易题的系数值相应就小,教师每次布置作业时只需布置难度系数总和即可。这就把选择的权力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水平和能力自主选择做题的难度。如果选择难度系数大的题,做题的数量就少,因为这意味着这名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已经把握较好,就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用来做题了;同理,如选择难度系数小的题,做题的数量就多,因为这名同学显然掌握得水平有限,就必须通过大量做题来进行自我巩固了。

3.把传统的教师选择难度、掌握数量来布置作业变为由学生来自主选择、个体调控,这种变化反映的是教育思想的转变,落实的是教育方式和教育形式的改变。这样做既能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分层作业,将作业的功效落到实处,又能真正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性,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把众多的教辅材料和繁重的作业负担进行积极地整合,变成适合学生完成的若干项问题,并以此作为学生的作业资源,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为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丰富的作业资源。

5.把学生的作业变成常规性的学习过程。学生既可以像往常一样每天做作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集中某个时间段来完成某科作业,从而有效地减轻作业带来的负重感,增强自我提高的满足感。

我认为,按照如上作业改革的思路所能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为传统的“大一统”的作业对优秀学生来说需要付出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体罚”;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作业量大,简单题和难题混杂,不会做,也做不完,时间久了,就是一种“心罚”。而上述根据难度系数总和来选择作业的做法,既能有效减轻优秀学生的额外负担,又能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多的自主时间,在更广的领域内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达到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能让学困生(一般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况,关注基础知识的落实,在做好基本功上下足功夫,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每一所学校要尽快建立起能适合本校生源状态的学生作业题库。每个学科按照年级进行作业的整合,根据作业改革设想的基本思路,把作业按难度的不同分成若干类,然后进行编号。每个年级按章节和进度再进行分类打包,以“作业包”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进行选择。这众多的“作业包”将构成每所学校的“作业库”。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照课标要求对每个章节进行梳理分析,这将是一次业务再提高的过程;而“作业库”的建立有利于抑制教辅材料的泛滥,有利于实现作业的针对性,最终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个双向的过程如能理想地实施好,将会进一步有助于我们济南教育“教好教会,学好学会”育人理念的实现。

相信只要我们充分做到解放思想、认真遵守教育规律、不断探寻教育规律,大胆设想,精心实施改革,那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责任编辑:JNQ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