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济南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

济南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

济南网视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参与”到底应该各占怎样的比例为好,一直是教学改革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最近一次听课,使我对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是一节高三语文课,学习的是一篇文言文——司马迁的《管鲍之交》。授课教师以她丰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课文中的两个人物管仲和鲍叔牙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整节课讲解得有条不紊、张弛有度,让我看到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中的“静”与“动”的结合。

所谓的“静”体现为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学生安静地倾听教师的讲授;而所谓的“动”体现在学生的课堂参与上,反映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理念大力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在这个理念的引导下,“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诸多教师践行新课改的重要行动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地方、有些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矫枉过正的现象:有的把几乎一节课的时间都用在学生分组讨论或者解题分析;有的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谈见解却不及时点评和适时引导;还有的刻意追求提问的数量和时间,却不顾问题是否有所价值或者难易相当。上述问题都反映出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动”“静”关系。这种形式上的“动”是对建构主义教学的一种误读,学生在课堂上表面看去非常活跃、主动,实际却是一种“无效参与”。因此从根本上说并不利于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管鲍之交》这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远远多于学生的“参与”时间,但却让我感受到了教师身上因学识渊博、谈吐有趣而散发出的强烈的吸引力。显然,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学生对老师由衷地敬佩、深深地信服,并且极其专注地投入到听讲之中,整个课堂除了教师的声音外鸦雀无声。这样高关注度的听课状态,无疑能够实现相当高的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这样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教师通过教学中的言谈话语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让学生能够自觉地“静”下来。但是,有水平的“静”并非是“止”,它绝不是学生思维的停滞。相反,教师要通过自己精心的引导使学生在凝神静气之中,达成思维的活跃,进而实现思考的深入,形成一种“静水深流”的效果。

在重视发挥教师讲授作用最大化的同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的的确确需要得到最大的保障。课堂上的活动量和思维量可以反映出学生是否具有主动学习的精神、主动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虽然不是评价一节课的硬性指标,但它确实能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感兴趣。这节课讲到最后时,教师谈到鲍叔牙就葬在济南东部的鲍山上,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将鲍叔牙的墓地作为历史古迹进行了维修和保护,以供后人纪念。这番讲述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人物和现代社会的距离,并激发起学生们参与发言的内心需求,课堂上可以明显看出学生们那种欲言又止的神态。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她不失时机地把问题抛给大家,让同学们参与讨论,并伴随学生的讨论适时适当地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在更深层次上分析问题,学会遇到问题应从哪个角度来考虑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思路,进而有效促进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学生是否真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体现新课改所提倡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标志。课堂中的“动”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探究能力。但凡事都要有度,要做到“动”而不“乱”。学生的参与形式、参与程度、参与时间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进行,那就是教学目标。如果出现前面所述的“无效参与”之情况,就不是“动”而成为“乱”了,会导致教师无法完成正常的课堂教学任务,达不成既定目标。那样的课堂就是“低效课堂”甚至“无效课堂”了。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同时,尽量减少课堂教学中的混乱因素。这主要取决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具体体现在教师用什么样的形式把问题展现给学生,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让学生独立思考,是不是给学生一个思考问题的空间等等,这一切对课堂教学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可见教师的知识水平、组织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的讲课时间,却能体现教师的功底。教师要讲得精,引人入胜;导得妙,画龙点睛。教师要在课堂之上做好这些,就必须在课堂之外下真功夫、下大力气。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教师培训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静”和“动”也是相对的。是先“静”后“动”,还是先“动”后“静”,是“静”多“动”少,还是“静”少“动”多,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相机而动。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不可能用教师“讲”多少时间、学生“动”多少时间来做教条的规定。学科不同、内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不同,更重要的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要科学地把握课堂中的动态与静态,切合实际地决定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JNQ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