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点在语文教学上的威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点在语文教学上的威力

济南网视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对于所学的功课没有什么兴趣,他就不会把时间和心思交给这门功课,更不会如期顺利完成学业。基于这一点,我们的教育教学就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引导他们积累学习经验,从而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内驱力。

从语文的特点来说,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仅把掌握各种知识点当做是重要的学习目标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对其工具性的认识把握,要通过学生的实际运用来实现,而对其人文性的认识,则是通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地鉴赏领会来实现。所谓的实际运用,不是考察他们的考试成绩和大量的练习结果怎样,而是要看他们从文本的解读上究竟获得了哪些启发,思考了文本里蕴含了哪些人生的命题。而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能激发学生学习阅读兴趣的触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现象:如果我按照课文的顺序来按部就班地讲课,学生听课的热情和兴趣明显很低落,如果我适时让他们去做一些自由的课外阅读,很多学生都非常有热情,趴着睡觉的也开始聚精会神地去读书,说话开小差的变得专注安静,精力集中;在作文课上,如果我硬性规定写作的内容,很多学生都会表现出一种厌倦为难的情绪,但是当我让他们自由写作,不限制文体和内容时,作文本上将呈现出表达复杂思想和多种声音的文章。很显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以及对人生的体验感受都不同,自然,他们的关注点兴趣点就不会相同。当我给他们自由阅读写作的机会时,他们就会自然地表现出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对这样一个现象的观察,引出了我对语文教学有关兴趣点的思考,那就是怎样才能通过课本(文本)这个学习的载体将学生的兴趣点激活?

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证明,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里对学习起着直接推动作用的重要因子之一,激活这种因子的诱导因素有很多,但是在课堂上,这种因素主要来自于教师的点拨、表扬和鼓励。现在很多学生的厌学情绪并不仅仅是来自于教科书的难度和考试的压力,更来自于心底自我实现需要的一种丧失。但是这种丧失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注个人的成长过程,相反,可能正是因为他们对自身相当关注而又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学习行为,才使他们处于比较盲目混沌的低迷无趣的状态。

假如在一堂课上,学生无法获得对自己的认识,获得一种从学习的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对自我生命成长的观照和启迪,他也就无法产生兴趣,所以学习兴趣的产生和保持,必须来自于一种个人主观意识上的自我发现发生,而非来自外力的胁迫,也就是说,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老师所讲的内容有很多东西是和他的生活、爱好和情趣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会对所学的内容特别用心,高度关注,从而能够做到精力集中,思考主动。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些所谓息息相关的链接点或者说触点,给学生提供多个能让他们做知识和自我生活自动链接主动发现和思考的机会,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合理的诱导点拨。

那么,究竟什么问题才使学生产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呢?我认为,在语文课上,能让学生集中产生兴趣的问题,最后都会归于他们对自身成长的关注这条主线上。所以我们在创设课堂问题时,只有着重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提问和进行思考,才能深深抓住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和兴趣所在。比如在节选的《家》这一课上,针对觉新的个性特点和他成长的经历,我设计了这篇课文的讲课主线——觉新的成长发展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围绕着这个主线,我在课堂导入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年轻好学,有知识有追求,出自富贵之家,长相清秀,举止温文尔雅,照理来说,他该有着怎样美好的前程呀!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羡慕令人欣赏的年轻人,最后竟是以自杀的方式来了结一生的,他究竟是谁?是什么迫使他落得了这样的一个悲惨结局?

当学生听到这样的导语时,大家都被这个年轻人不幸的命运触动了,大家都急于知道这个年轻人的身世,想探求造成他悲剧性命运的原因。这种对人物的探究欲望和关注,其实就是一种被激活的兴趣。这种兴趣不是教师强行塞给他们的,而是学生对文学作品主人公的一种强烈的认知解读的渴望而自发产生的。

在研讨了一系列围绕着觉新命运的问题后,我又将学生的视线拉到了更加能激发他们兴趣的环节:你从觉新的成长过程里,是否看到了自己的一些投影?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都急于想谈谈自己的感受,所谈的内容有对学习的困惑,有对自身前程的忧虑,有各种束缚带来的痛苦,有对目前教育模式的不满。对于这些,我个人认为并非脱离文本而天马行空。因为在当前应试阴云笼罩下,学习能力较差的孩子比成绩优秀者所承受的各种压力要大得多,他们的内心虽然缺少自我认同感和自信,但是并不缺少对自己学习状况和未来人生的一种关注和思量,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的思想交流,让他们释放心中的沉重和压抑,同时从文本的解读学习上获得新的精神启迪和力量,正是语文课的一种特殊功用,这也是语文课得天独厚的优势之一。我认为,如果语文课不能让学生获得相当的人文精神的提升,不能从文本的基本元素的解读里跳出来,对自我的成长、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做出自觉地观察分析和思考,语文课就沦落为一种单纯堆积汉字和语句的一种平庸的记忆容器。

这里我们还需要关注一点,就是关于兴趣点教学的伪命题。我们观摩许多公开课,会发现这样一些情景:老师为了讲好一首古诗,在课程开始时,往往用多媒体手段来放一段相关的音乐或者视频;为了讲述一段历史,把某个古代名人的奇闻轶事搬出来,给学生讲讲——我认为,这些内容仅仅可以暂时吸引学生,但是随着这个环节的消失或者相似手段的频繁使用,这种方法也就很快地失效或趋于平淡无聊无味,所以这样的兴趣点导入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是一个晃眼的表象,而并无实际的价值意义。所以我们要抓住兴趣点教学,还是要紧紧围绕既能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也能时刻让他反观自照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所设置的问题或者其他点拨,既能让学生普遍感到自己有能力来听懂或者解答出老师的提问,从而获得一种自信,又能让他们很快从自身的生活实践里寻找到某些与这些问题关系密切的事件或者经验体会,来为解决当前的知识命题提供充足而合理的支撑。倘若达不到这一点,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就会涣散,对学习内容的探究愿望就会很快地泯灭消失。

责任编辑:JNQ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