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浮云在天水自流 胡庄之行有感

浮云在天水自流 胡庄之行有感

济南网视讯:偶然的机缘驾车来到了平阴县胡庄,村里的道路狭窄而简朴,两旁的二层民房随意排列。一处铁栅栏上扯着一根绳子,上面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衣服,卖主坐在马扎子上等候着缓慢前行的汽车眷顾。这实在是一个太普通的中国北方农村。

本来就狭窄的街道因为一些外来汽车更加难行,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车位。炎热的太阳下,往来不断的人群,摩肩擦踵的汽车,这个村子又太不平常!这里是中国天主教三大圣地之一,外国往这个村子寄信,只写“中国胡庄”,即可送达。

1604年,胡月言夫妻在北京接受天主教后,回到老家平阴,不顾家人的反对,在尖山上垒起石屋,摆上十字架,当作小教堂,生产之余宁静地祈祷诵经。渐渐有别的居民搬到这里居住,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越来越多,到现在全村1300多人,全部信奉天主教。至1966年,村内和山上共建教堂7处。截止到2001年,这个村里培养出了全国有名的主教三位、神父二十一位、修女、贞女一百多位,素有“圣召摇篮”的美誉。

1604年是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农历甲辰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福建泉州发生8级地震,有感范围达1000公里。虽然那时的传媒行业不如现在迅猛,但是这等大灾害的消息也很快传遍全国。面对大自然的残暴肆虐,面对人生的反复无常,人们需要信仰。信仰能够驱使人们共同应对不幸和灾难,促成人们的相互作用和支持。这是构成幸福的一个积极因素。

福州的地震与胡庄的天主教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也只是因为同一个年份发生,被我联系在一起,当然联系在一起的,还有我对于信仰的局部的理解。

选择容易,长期持有难;创建容易,坚守难,有所发展就更难。天主教在中国,是外来品。在中国偏僻的村庄更不容易被接受。从1604到今天,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各种运动中被洗礼着、左右着、产生着,发展着,变化着。就像是一棵在风中摇摆不定的大树,摆向哪个方向,是由风说了算,摆到什么程度也是由风说了算。而胡庄这棵大树,在4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却能够从容应对,散枝开叶健康生存至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这奇迹的存在,让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信念的力量。虔诚的信仰能够激发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与伟大:在最危险的情形下,虔诚的信仰支撑着人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坚定的信念帮助人们获得胜利。例如中国革命历经多少次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终不改初衷!这是共产党人信仰的胜利;再如藏民朝拜,他们不只是用血肉之躯丈量着数万里的崎岖山路,更是用无限的虔诚丈量着身下这每一寸土地,支撑他们的不仅是内心的希望,更多地是坚定的信念。宗教与政党纵然有天壤之别,但就意志力强大来说,是一样的;就内心的宁静别无旁骛来说,是一样的。人有信仰的自由,更有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由,这两者之间是一个怎样的联系,则是需要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细细体会。

我们来参观胡庄教堂的缘由是当地朋友的热情,不是为了宗教。来到这里后,看着那座气势恢弘的罗马式的教堂主塔楼,巍峨矗立在普通的北方民居中,遥望着那座呈尖锥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的露德圣母堂屹立在绿树环绕的尖山顶上,便觉得这村子有一种宁静的气质。想象着每年圣母月,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100多个市县的朝圣团都向这个村子涌来,母亲节这一天有5000多人来此虔诚朝圣。而这个村子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地生活着,淡然面对经济大潮的冲击,她陶醉在自己的星空里。

坐落在平阴的胡庄教堂作为一个宗教建筑能够看见,无论是哥特式,还是罗马式都是信仰的外在形式。藏在心中的信仰与信念呢?孔繁森自1979到西藏工作,到1994年在西藏以身殉职,二十几年独恋雪域百姓,漠视个人名利安危,成为共产党人坚守信念的杰出代表。居里夫人曾有《我的信念》叙述了自己在发现镭的漫长过程中对科学的坚定和对名利的淡视。信仰信念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但是他们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点——宁静。

网友总结的“人生的12个自我警示”在网络上流传很广。其中第一条就是:人生最贵的东西——信仰。我感觉茫茫世间很多人都在不停地找寻或者不同程度地实践自己的信仰。任何找寻和实践的过程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力量面对“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需要有力量面对“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折磨。眼前这个中国北方的村庄——胡庄400年的存在,让我感受到:宁静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足以让你心定神宁驰骋万里而不倦怠;这种力量足以让你面对风雨侵袭世事变迁而不动摇;这种力量足以让你秉持慧心自觉参悟而不迷茫!

浮云在天水自流,祝福充满力量的胡庄。

责任编辑:JNQ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