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四个突出”展现财政担当作为

“四个突出”展现财政担当作为

原标题:“四个突出”展现财政担当作为

  今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财政部门坚持以更加积极的担当作为,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把过紧日子作为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方针,着力做到开源节流、精打细算、提质增效,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

  突出提质增效强化预算执行管理

  落实过紧日子的严格要求。蚌埠市财政局注重加强和规范市直部门预算管理,对预算执行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加大支出结构优化调整,连续压减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今年一般性支出统一按5%比例压减。进一步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集中财力保障基本民生、基层运转等重点领域支出。

  增强预算管理的刚性约束。该市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对于上级转移支付、本级项目预算,尽快提出分配方案,根据年度预算安排和项目实施进度等编制分月用款计划,及时提出支付申请。年度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办理预算追加,未列入预算不得支出,对于确需调整或追加的,按照相关规定要求,严格预算追加程序。

  加大存量资金的盘活力度。蚌埠市财政局建立支出进度、盘活财政沉淀资金与预算安排和转移支付相挂钩等激励约束机制,明确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结转1年以上的、省级转移支付结转次年三季度未使用完毕的,以及市本级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在次年6月30日仍未使用完毕的,市财政按规定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今年以来,市本级共清理收回存量资金1.3亿元,及时调整用于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蚌埠市财政局先后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推进部门预算与项目绩效同编同审同公开,逐步完善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今年,将进一步推动绩效评价拓围提质。2019年,蚌埠市在全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民生工程满意度升至全省第4位。

  突出快速直达用好新增财政资金

  快速分配下达。蚌埠市各级财政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提前组织摸排谋划高质量项目,分级编制“直达资金拨付业务流程”,推动上级资金快速直达基层惠企利民。上级直达资金指标下达后,第一时间全部分解下达到县(区)和具体项目。

  跟踪调度监测。上级下达的直达资金指标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行全流程、全覆盖跟踪监测,市级财政部门每日统计分析,及时上报相关情况。各县(区)财政部门每日报告直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督促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严格监督问责。蚌埠市建立直达资金台账和部门对账机制,利用财政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对市、县(区)重要节点实行全流程监控预警,确保数据真实、账目清晰、目标明确。市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协同,加强对直达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突出有效拉动加快专项债券使用

  谋“好项目”。蚌埠市财政局成立专项债项目申报工作办公室,组织谋划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目前,蚌医一附院心脑血管中心、蚌埠临港产业园综合货运中心、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35个项目已通过评审入库。

  盯“实物量”。2020年,该市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71.8亿元,重点投向淮河干流蚌浮段建设、G206一级公路改造等重大“稳投资”项目,蚌医二附院一期等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2019年度新增专项债支出进度达100%;2020年新增专项债支出进度达58.2%,居全省前列。

  求“高效益”。蚌埠市每月通报各县(区)专项债使用进度,并纳入市级政府债务管理考核,对进度较慢的县(区)相应扣减债券额度。连续4年开展新增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涉及项目229个、资金145.3亿元,评价结果作为新增债券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突出底线思维提高基层“三保”能力

  预算编制保障需求。蚌埠市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处置的县级财政“三保”预算管理机制,确保基层“三保”支出预算不留缺口。同时,建立“定期报告+重点关注”监控预警机制,开展县级“三保”情况专项调研,动态掌握、评估县级运行情况,提升保障水平。

  库款运行实时监测。该市注重防范化解库款运行风险,不断完善市对下库款调度机制,及时掌握县(区)资金需求,科学合理调度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基层“三保”支出需求。每日实时监测县(区)库款余额,每周定期发布监测预警提醒,每月综合研判未来3个月经费保障情况。

  转移支付兜牢底线。上级特殊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后,市财政第一时间细化分配,全部直接下达县(区)基层,确保牢牢兜住基层“三保”底线。市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基层“三保”支出的支持力度。截至今年7月,市本级积极筹措拨付县(区)转移支付资金9.3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JNQ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