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宝安依托巡逻勤务机制 打造大治安防控格局

宝安依托巡逻勤务机制 打造大治安防控格局

中富网快讯:

原标题:宝安依托巡逻勤务机制 打造大治安防控格局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巡逻勤务机制随着时代更迭,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40年来,宝安分局从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到创立“十万义警”,再以此为依托,设立“92个重点部位”,精准控制,力争打造“1、3、5分钟”快速反应处置圈,让群众从报警困难,到现在遇到困难能迅速得到求助。如今,宝安警方的巡逻勤务机制已初步形成大治安防控格局。

  1

  快速反应:遇到困难找警察警察就在你身边

  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994年,宝安分局完成巡警大队组建,进一步加大社会面巡逻防控力度。随后的几年,宝安分局积极响应号召,借鉴福建省漳州市的“110经验”,在巡警大队切实推进110快速反应机制改革。面对突发警情,警方反应迅速,让群众充分感受到“遇到困难找警察,警察就在你身边”。

  “为更好地推行实施110快速反应机制,该机制被宝安区政府列入政府工作一号工程。”退休警官马广礼向记者介绍,遇到复杂警情,由指挥中心调配,巡警直接介入,对路面突发警情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切实提高了路面见警率,对改善宝安区的治安环境有很大助益。

  据悉,1994年宝安分局巡警大队组建完成后,在全区划分了四个巡段,先后共招募300余人。组建巡警大队之初,给每位警员都配备了对讲机,同时与BP机、蜂窝式模拟手机联网,领先内地,率先迈入通信智能化管理,通信智能化的管理也成为快速反应机制中重要的一环。

  马广礼在一次执勤中遇到了抢匪抢项链事件,对讲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巡警通过对讲机,向附近执勤的队员表明情况,队员们便能迅速反应。“因为人多,我们也不知道劫匪是谁,但谁跑得快肯定就是劫匪。”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让民警在接警后能够及时“堵”住意图逃跑的犯罪嫌疑人。该事件在当年被评为巡警治安管理压路面的先进典型做法。

  除此之外,1996年年初,宝安分局成立了机动中队。“以压路面发案、打击车匪路霸、打击飞车抢夺为工作核心”,这是宝安分局党委给机动中队下达的明确指示。

  以设立三线卡点,来打击车匪路霸。宝安区在全国最先开展“禁摩行动”,对黑车、犯罪车、来源不明的车,集中销毁。马广礼回忆到,第一次集中销毁在共乐派出所的扣车场,一共销毁了15万辆摩托车。在随后的几年内,各街道办共设立13个扣车场,禁摩行动与交警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效机制。

  除此之外,机动中队还担负着宝安区除七害的主要工作。在全区范围内不定时、不定点的组织专项打击行动,长效进行着除七害工作。

  “由于当时社会各种丑恶现象的联系紧密,民警在劝阻、瓦解犯罪团伙的过程中遇到很大压力。”马广礼称,机动中队在打击犯罪团伙中起到了主力作用。机动中队有三个分队,对扫黄、扫赌、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设立三个打击小组,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遇到复杂警情,能够迅速派警力援助,“机动中队像一把尖刀,将犯罪团伙取缔。”

  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专项斗争中,马广礼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汪姓先生和其小孩在广场散步时,一转眼的工夫,小孩便不见了,着急的汪先生立即到派出所寻求帮助。那一年,汪先生每日都守在派出所,马广礼眼看着汪先生日渐消瘦,精神失常。虽然最后马广礼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但汪先生的小孩却没能找回,这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因此他对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团伙绝不留情。

  机动中队在除七害的过程中承担了主力作用,1998年至2002年,机动中队连续四年被深圳市公安局评为“先进警队”。

  2

  十万义警:新时代群防群治体系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宝安分局指挥处副科级警官孟啸龙称,“2016年前,由于宝安警力较少,‘小马拉大车’的情况是众所周知的。”管理模式不佳,给群防群治的发展路程造成了阻碍。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解决群防群治的问题,成了宝安警方当时面临的难题,而宝安以“十万义警”的创新形式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2017年3月,宝安区采取全区宣传、自愿报名的形式招募义警。在人员招募时,各街道、各派出所组织,向群众传达“人人树立履行社会治安义务为荣”的理念,仅用29天的时间就组建起了以“两长两员”(楼栋长、门店长,物管员、企业保安员)为主体的“十万义警”,以“一禁三防”(“一禁”即禁毒,“三防”即防火、防盗、防暴力恐怖和个人极端)四大任务为抓手。

  “以外在的形式,让义警感到不同于以往的巡防机制。”孟啸龙介绍,宝安义警队伍实行统一装备,配备“五件宝”:着制服、别肩灯、戴帽子、挂哨子、拎棒子,由派出所统一指挥调度,配备对讲机,规范开展勤务,同时实行“五级管理”机制,并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为了使义警的专业技能得到保障,对于新加入的义警,宝安警方建立了岗前、岗中培训机制,选取专业技能强的民警和各类专业人员,针对性开展“一禁三防”等业务知识技能培训。此外,还会把义警轮班排到派出所的执勤队伍中,一个协警带1-2个义警巡逻,通过专业的引导,让义警慢慢进入状态,也使义警的力量在不断发挥作用。

  不仅如此,为了最大限度激发义警的工作热情,宝安警方不断完善义警奖惩机制。在制度层面给予“十万义警”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奖励,“根据单位的治安贡献工时和打击违法犯罪的情况,对义警单位实行星级评定,为表现突出的义警定期发放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励,从而激发义警的责任心、使命感和荣誉感,为社会治理工作做出更大贡献,也使义警的队伍凝聚起来。”孟啸龙说道。

  随着义警的招牌越擦越亮,义警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队伍中有专业技能人士也越来越多。为此,宝安分局进一步发挥“十万义警”群防群治作用,丰富、完善社会治理内涵和方法举措,将有一定特长的市民群众组织起来成立“义警突击队”。他们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协助公安、交警、消防等开展公益救援、搜寻救助等工作。这支义警专业力量的加入,也为宝安区的治安防控添砖加瓦,对构建具有宝安特色的义警联动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义警队伍成立后,除了助力个人技能提升外,如何将分散的力量汇集起来,真正管好用好这支队伍,这是摆在面前的又一现实难题。为解决义警队伍庞大引发的管理松散和指挥调度不畅等问题,宝安分局设立了五级管理机构,构建“1+10+24+392+4833”塔式管理体系,层级清晰,精准到人。

  五级防控体系分别是:区设立“义警”巡逻防控指挥部,为保证工作效率,责任到人,10个街道设立“义警”巡逻防控大队,24个派出所设立“义警”巡逻防控中队,392个警格设立“义警”巡逻防控分队,4833个基础网格设立“义警”巡逻防控组。

  自“十万义警”创新模式建立后,2017年宝安全区110警情下降22.2%;2018年下降24.1%;2019年下降6.8%;2020年上半年下降4.8%。警情下降幅度大,义警的组织和参与功不可没。

  “十万义警的创新形式具有历史意义。”孟啸龙认为,义警队伍发展的过程中或许还有不足,但未来会更好。如今,商场周围、小区里、医院门口、步行街上……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义警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宝安区的街头巷尾。“北有朝阳群众,南有宝安义警”,义警名声不胫而走,他们的出现不仅增强了社会面见警率,也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全感。

  3

  精准控制:92个重点部位打造快速反应处置圈

  2018年10月,宝安分局以“十万义警”为依托,结合辖区实际,梳理确定了全区92个重点部位,实行挂图作战,精准控制,力争打造“1、3、5分钟”快速反应处置圈,通过各“点”警力联合开展应急处置和巡逻勤务,“把点连成线、把线织成网”,打造“一呼百应”“天罗地网”的大治安防控格局。

  宝安分局根据地理位置、单位性质、人流多少、发案情况的不同,梳理全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繁华商圈、公园广场、车站码头、人流密集场所等地点,确定了92个重点部位。值得一提的是,宝安分局会根据辖区治安情况变化动态调整点位,力求科学、全面满足全区实际治安需求。

  在划定92个重点部位的基础上,宝安分局把已建成的141屯警点驻守警力和重点部位驻守力量联合起来开展勤务,并对值守义警集中开展应急处突培训,不断加强对重点部位值守警力拉练、检查,提升拉练考核优秀率。

  在反复演练培训和督促整改中,不断提升值守联勤警力应急处置技能。通过各“点”警力联合开展应急处置和巡逻勤务,“把点连成线、把线织成网”,已经初步实现了快速调拨、快速抵达、快速围合、快速处置。“织网”以来,全区的“两抢”、“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故意损毁财物”等路面突出警情大幅下降,社会治安实现里程碑式结构性好转。某种程度上讲,92个重点部位的确立是宝安区对群防群治社会治理模式的更深层次延展。

  据了解,宝安公安分局在重点部位会派驻警力值守,每个重点区域至少有2名协警、2名义警24小时开展值守,配足保安力量,并建立4人应急处突小组,持装备上岗,筑牢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治安防控网。在重点时段,重点部位中的核心部位会安排1名民警持长枪、2名协警带义警持“大宝剑”、短棍、圆盾在装甲车附近开展定点执勤;在非重点时段,安排至少2名协警带义警持装备在装甲车附近执勤。

  值得一提的是,宝安警方还独创了4人战斗小组“一拥而上、分工得当”技战法,在反复演练培训和督促整改中,不断提升值守联勤警力应急处置技能。通过联合开展应急处置和巡逻勤务,以“一呼百应”“天罗地网”为主要特点的大治安防控格局已然形成,“义警1分钟到场、协警3分钟到场、民警5分钟到场”的“1、3、5”分钟处置反应圈也日渐成熟。

  小小屯警点,防控大格局。宝安公安分局创建的“屯警街面”模式破解辖区治安难题,把警力压到路面、压到治安管理第一线,推动警力覆盖社会面最大化,不断完善宝安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应急处突为重点,将治安、交通、消防等四警种基本职责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宝安警队社会面动态管控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孟啸龙介绍,“屯警街面”模式以“最大警力屯警街面、最大限度覆盖社会面、最快速度抵达现场”为原则,在全区重要路口、重点部位、人员密集场所周边统一规划设立屯警点。

  每个屯警点拥有民警、协警、网格员等力量20人,分三班运作,24小时有警力在岗,屯警点警力按照“动中备勤、平战结合”的要求,平时“一警多能”,有事“多警一能”。在案事件发生后,以屯警点为中心迅速形成“指挥中心”,对讲机通报情况,调动周边警力和群防群治力量,快速、高效处置。一旦发生案件,屯警点将第一时间应对处置、第一时间通报警情。

  实践证明“屯警街面”的模式进一步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做到防范和应急准备到位,确保一旦遇有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反应、高效应对、稳妥处置。

  回首40年,群众从报警困难,到今日宝安警方遇警情能快速反应,宝安区的治安防控体系已实现质的提升。对比过去和现在,马广礼认为,“现在宝安警队的警力配置、警务模式、执法规范化、队伍战斗力等方面都已实现很大的飞跃。”(焦雪珂)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责任编辑:JNQ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