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以大带小”稳住产业链 看民营企业青特如何“六稳六保”

“以大带小”稳住产业链 看民营企业青特如何“六稳六保”

中富网快讯:

原标题:“以大带小”稳住产业链,看民营企业青特如何“六稳六保”

  “今年截至7月底,我们干了1000多万元的产值,超过了去年全年!还新上了一条轮毂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8月5日,对记者谈起企业今年发展状况,青岛润生机械有限公司经理曹磊难掩兴奋:形势这么好,全靠青特带!

  润生机械位于城阳区惜福镇街道,主要从事车桥主减速器壳、轮毂等机械产品加工,其唯一客户,便是坐落在同一街道的青特集团。青特集团是一家脱胎于“城阳人民公社修配制造厂”的民营企业,历经60多年发展,现已成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重要的专用车及零部件生产和出口基地。

  曹磊告诉记者,润生和青特合作十几年了,一开始只是青特集团的一个作坊式“外协厂家”,青特出原材料、出图纸、包回购,自己只负责加工环节。后来,在青特持续的技术指导和扶持下,公司开始合作甚至独立完成原材料采购、图纸设计和产品加工,终于成为一家比较成熟的“配套厂家”。今年初,面对疫情导致的用工荒以及后续发展压力,公司决定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

  “新上自动化生产线,资金和技术都有困难,关键时刻,又是青特帮了忙!”曹磊告诉记者:为帮公司解决资金周转难题,青特翻倍式增加了其订单数量,并提高了合同前期付款比例;了解到公司存在技术短板后,青特派出了多位技术骨干,进到生产车间手把手指导图纸设计和工艺改造。这种全方位的扶持,帮助润生机械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产线改造,还顺利申请到了青岛市技术改造综合奖补资金。“可以说,没有青特,就没有我们企业的今天!”曹磊有些动情地说。

  受益者不止润生机械一家。得益于多年来持续推进的智能制造、产品升级以及戴姆勒等国内外重要客户的稳定订单,即便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形势下,青特集团整体发展态势仍然上扬:上半年完成车桥订单总数同比上涨28.5%、特种车订单总数上涨50%,平均日产连续创历史最高纪录,6月份车桥订单数量同比涨幅达到108%,目前订单非常充足,所有车间24小时不间断生产。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同时,青特集团也主动承担起“六稳”“六保”的责任,通过拓展产业链“内循环”,带动属地企业链合增长。

  据青特集团生产管理部部长赵永健表示,青特集团在城阳、即墨等地原有60余家本地配套企业,其中不少像润生机械一样,只给青特一家做配套。疫情防控中全面复工复产后,青特集团对这些配套企业进行了逐一排查,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从中精选出润生机械、协锋机械等五六家企业,通过提高付款比例、缩短付款周期、派人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其进行生产线升级改造。“这一方面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解决了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我们自身生产需求,可谓双赢。”赵永健说。

  在党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后,青特集团又精研政策内容及其中蕴藏的市场机遇,迅速部署安排:一方面优化供应链体系,将更多本地企业纳入配套合作范围,进一步提升本地配套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挖掘内需消费潜力,搭建了青特专用汽车与车辆使用单位的战略合作平台,现已成功向青岛建一混凝土有限公司交付首批20台12方搅拌车。

  疫情发生以来,青特集团原有的4800多名工人,一个都没少。不仅如此,青特集团还与因疫情导致订单匮乏的青岛某企业密切沟通,主动实施区域人力资源共享策略,建立疫情期间员工再就业制度,接受该企业员工200多人,通过人力资源共享的方式发挥稳就业、保民生作用。

  “这半年,从中央到省市再到区级,政府出台了很多税费减免、援企稳岗等方面的举措,无论是政策优惠力度还是政策兑现速度都前所未有,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青特集团副总裁纪奕春表示,作为民营企业的一份子,作为区域产业链条上的领头企业,青特集团将在履行好经济责任的同时,主动发挥支持产业链小微企业、 促进就业的带动作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就业机会。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JNQ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