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广东银行业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金融跨境大桥”让大湾区

广东银行业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金融跨境大桥”让大湾区

中富网快讯:

原标题:广东银行业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金融跨境大桥”让大湾区投融资更便利开放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图上,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加速着各大城市在空间上的融合发展,而在金融版图上,互联互通也在加速推进:《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和落地,境外银行加码业务布局和资金投放、内地银行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创新水平的行动共同建起了一座“金融跨境大桥”,为大湾区企业融资和居民投资创造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截至6月末,大湾区内地九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

  “双循环格局并不意味着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对金融业而言同样如此,粤港澳大湾区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不曾停步,为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正发挥着积极的样板作用。

  便利化措施成资金融通“润滑剂”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等五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

  有专家认为,从大湾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跨境投资、境外资源利用、跨境处置和配置资产三大需求最为迫切。《意见》对这三大发展需求均有涉及,如面向企业客户的资本项目便利化改革、银行跨境贷款业务、跨境资产转让业务,以及面向个人客户的“跨境理财通”等。

  以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为例,不少经办银行和企业反馈,该措施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办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境内支付过程中可“先付后核查”,在大大降低企业准备单证人力、时间成本的同时,也让资金使用支付更加高效快捷。

  据统计,截至5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超300家企业办理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的相关业务,对外支付金额超41亿美元;截至6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共有150家企业办理一次性外债签约登记,已融入境外资金折合14.72亿美元。

  而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无疑是普通百姓最关注的一条措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港澳银行购买港澳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以及港澳居民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

  “探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以及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将释放个人金融需求,为大量潜在的个人跨境金融需求搭建互联互通平台。”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升表示。

  银行加强布局按下金融开放“加速键”

  7月21日,随着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成功将一笔贸易融资资产转让给中国建设银行悉尼分行,粤港澳大湾区首笔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宣告落地广州。这既是《意见》中措施落到实处的标志,也是银行加强大湾区金融业务布局的实例。

  为支持大湾区的建设,内地银行纷纷使出“实招”。截至6月末,广东中行累计支持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超100个,项目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2019年以来投放金额超210亿元;截至6月末,广东农行在大湾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596亿元,支持广汽集团、美的、格兰仕、TCL等先进制造业发展;国家开发银行则称,2019年至2022年期间将向粤港澳大湾区累计提供融资总量1万亿元,等等。

  粤港澳大湾区银行业对外开放也按下“加速键”。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有重要战略地位。深化大湾区金融开放,打造开放的市场化环境,对于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积极的样板作用。

  《意见》提出,要扩大银行业开放。具体措施为:积极支持港澳银行等金融机构拓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的发展空间;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银行通过新设法人机构、分支机构、专营机构等方式在粤港澳大湾区拓展业务;支持境外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研究探索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等。

  在《意见》的推动下,各境外银行竞相加码资金投放和业务布局,力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8月19日,总投资额高达4000万元的渣打银行大湾区中心正式落户广州天河,将支持大湾区内个人及企业银行业务营运,推动创新金融技术开发及应用,以及加强渣打银行在大湾区内的跨境银行业务。渣打银行相关人员表示,大湾区业务已成为其战略重点,不断出台的大湾区金融开放政策和措施令他们备受鼓舞。

  恒生银行则表示,其将充分利用境内外的理财产品优势和广泛的客户覆盖能力,配合监管机构为大湾区的客户建立既合规又具有充分便利性的投资渠道。

  为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广东银保监局表示,将持续推动金融要素向大湾区集聚,推动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据统计,截至6月末,大湾区内地九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

  金融服务打出科技创新“组合拳”

  广州淘通是一家主要从事国际品牌代理业务和跨境电商运营服务的公司,今年通过在内地银行开立本外币合一的FTN账户,实现了境内外成员企业资金的灵活调拨,省去了以往繁琐的付汇流程,提高了整体资金的使用效率。

  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具有账户管理成本和融资成本低、结售汇适用离岸汇率、资金出入境便利等多项优势,能为大湾区企业开展跨境投融资提供更多选择,也是银行业利用创新赋能,服务大湾区实体经济和加强互联互通的一个缩影。

  《意见》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指明了方向,分为加强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和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两个方面。前者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强与外部创投机构合作,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金融支持科技发展业务模式,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后者则要求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合作,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

  银行业因势而动,“跨前一步”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服务。广东农行创新“科技贷”、“科易融”“专利e贷”等产品,在授信、评级等信贷准入门槛方面给予优质企业更大支持力度;广东中行发布“中银科金园区贷”向入驻广州市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园区的企业提供专属贷款支持,并配套投贷联动、政策辅导和跨界对接等一揽子增值服务。

  此外,为解决银行和企业在出口贸易融资中面临的难点和痛点,2019年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在广东试点上线。该平台通过特定业务场景,提供“出口应收账款融资”报关单信息核验和“企业跨境和信用信息授权查证”服务,为防范重复融资、便利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提供有力支撑。今年6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内银行首次实现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直联。

  数据显示,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在广东试点以来,截至6月10日,广东省(不含深圳)已有52家银行参与试点,服务企业524家,完成应收账款融资2779笔,放款金额合计77.82亿美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JNQ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