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全搜索

济南全搜索

>地方持续加快“两新一重”推进速度

地方持续加快“两新一重”推进速度

原标题:地方持续加快“两新一重”推进速度

  围绕补短板、扩投资,近日,湖北、广东、川渝等地发布扩大重大投资方案。与此同时,为了保证重大项目投资落地,上海、广东等地还开辟了“绿色通道”。

  从制定有关实施方案,到发布项目清单,地方正加快推进“两新一重”项目的落地。此举不仅对当前投资需求形成支持,同时也将推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加快产业升级转型。

  多地发布扩大投资方案

  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强调,围绕疫情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短板领域,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建设,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近期,川渝、广东等地方出台了扩大重大投资方案。8月6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启动“百个重大建设项目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纳入的重大项目共107个。

  8月11日,湖北省印发《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启动疫后重振“十大工程”,截至目前,“十大工程”滚动项目库项目达4572个,估算总投资约2.3万亿元。

  近日,安徽合肥印发《合肥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明确了合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目标、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包括实施不低于200个新基建重点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纳入全市稳投资“十大工程包”等。

  湖南日前则发布了“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2020年),总投资563.78亿元,包含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四大领域。深圳表示,已经梳理出了首批新基建项目总计95个,总投资4119亿元,其中有六成投资来自社会资本。

  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8月18日,内蒙古发布前7个月重大项目实施情况。截至7月底,内蒙古已开复工重大项目2591个,开复工率79.3%。根据最新调度,内蒙古全区2020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亿元以上企业投资项目3266个,总投资26871亿元。

  在8月初出台《云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之后不到一周的时间,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立即跟进发布云南省新基建项目表(2020-2022年),共涉及704个项目,涵盖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旅游、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总投资规模超过3700亿元。

  不仅是内蒙古、云南,据不完全统计,安徽、浙江、广东等12个省市公布上半年重大项目投资完成情况,有9个地方完成了全年计划的50%以上,合计完成总投资超过3.4万亿元。

  近日,为了推进“两新一重”项目落地,上海、山东、广东等地发布相关支持细则。7月28日,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从准入立项、用地管理、规划许可、开工手续、竣工验收和服务效能等6方面提出23条改革措施,让特斯拉速度变成上海速度,让特斯拉改革特例变成常例,让特斯拉经验变成制度。

  “两新一重”项目落地,不仅对当前投资需求形成支持,同时也推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等。专家表示,从长期来看,市场比较担心的是这些项目的投资效益,但是从今年重大项目的投资方向来看,增加了投资的科技含量,如新基建、医疗卫生等,对于经济效益的提升还是有帮助的。

  扩大市场补短板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关键一招,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一招。今年,我国将重点支持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两新一重”建设。

  “‘两新一重’是有效提升投资的组合方案,作为‘两新一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重大工程建设有助于快速提振短期需求,推动经济复苏。”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表示,推进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对于提振市场需求、稳定就业和保障民生都具有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与之相适应的资本积累尚未完成,要求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投资率。特别是为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和重大工程建设仍然非常有必要。同时,增加投资不仅能带动技术创新,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生产率提升,还可为消费长期持续增长夯实基础,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运行。

  新基建项目加快落地,离不开部委及地方一系列政策的护航。近期相关部门密集发声,“两新一重”将是政策聚焦的重点。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加快补齐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短板,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指出,要有效扩大投资需求,重点是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抗疫特别国债资金,推进“两新一重”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加大在“两新一重”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刘晓光认为,“两新”与“一重”建设形成合力,发挥政策协同作用。例如,新基建投资面向未来的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发展方向,短期来说,对增长和就业拉动效应可能不如重大工程建设。如果新旧基建投资合理搭配,则能够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贾玟)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责任编辑:JNQSS